English

吉林农大为农业产业化服务

1998-04-27 来源:光明日报 张森 毛颜军 我有话说

本报讯(通讯员张森、毛颜军)吉林农业大学紧密围绕农业产业化开展科研与教学,在农业、工副业、特产、食品等方面提供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为吉林农业丰收及农业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

该校是集农、工、商、管、师于一体的农业院校。近年来,他们凭借学科齐全,人才、技术、成果密集的优势,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吉林省粮食产量要登上新台阶,关键是如何改造中西部近2000万亩的中低产田,这其中大部分是盐碱洼地。为攻克盐碱洼地水稻育秧技术,国内外曾有些专家尝试过,但都慨叹而去。吉林农大尚庆昌、王福荣教授等自80年代就深入松辽平原盐碱土区研究土壤缓冲性理论,提出固土调酸技术,并研制出调酸营养剂系列产品和相关技术等,为吉林省西部及我国北方11省、市、区大面积盐碱地开发种稻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已累计推广600万亩,增产稻谷3亿公斤,价值5.3亿元。

吉林是粮食大省,粮食连年丰收,但是,原粮价格低,如能搞好粮食加工转化,或用来发展畜牧业、养殖业,效益就会明显增加。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该校于1997年5月成立食品工程学院,一方面为食品加工企业培养人才,一方面围绕粮食转化提供技术服务。学院根据吉林省资源状况,成立农畜产品加工、原产品保鲜与加工、应用物理三个科研攻关组,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他们与吉发集团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把玉米深加工与食品加工结合起来。该校科研人员还与绿野集团联合开发“九香卤鸭”系列产品等,已有7个系列36个品种通过省农业厅主持的技术鉴定,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为使吉林由粮食大省转化为畜牧业大省,该校为牛、猪、羊、鸡等繁育、饲养提供一批新技术成果。比如为推动肉牛产业,该校承担的省科委项目“牛胚胎冷冻移植技术”,为长春市建立肉牛繁殖中心提供了技术基础,使种牛育种得以批量化生产。此外,“肉牛饲养技术研究”、“草食动物系列保健营养品”、“干秸秆生物调制剂”、“秸秆伴侣的研制”等项目使吉林省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发展畜牧业的饲料资源成为可能,为肉牛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